陈景同的官职稳当了,挽郎们可以心平气和地给吴岭抬棺材了。连带着八卦之魂都开始复苏。
私下热烈讨论,陈景同敢不敢去给吴岫治丧?
以时下的社会风气,人们并不忌讳谈论死亡,甚至在生前就会准备好寿衣寿材。讲究的人家,棺木都会年年刷油保养,以示尊重。
陈景同放言为吴岫遴选挽郎,可以强词夺理解释为冲喜,只是未能成功,没“冲”过去。亦或说是提前准备,免得吴岫身故后手忙脚乱,场面凄凉。
吴杲作为皇帝可以“通情达理”,但吴岫的子孙能接受吗?哪怕为了虚张声势,他们也得给陈景同一些颜色瞧瞧。
果然,陈景同以礼部事务繁忙,且吴岭的灵柩即将返回长安为由,将吴岫的丧事全权交给了祀部郎中处理。
如此一番作态,颇有拜高踩低、趋炎附势之嫌。吴岭那边是鲜花着锦、烈火烹油,吴岫这边则是凄凄惨惨戚戚。
追涨杀跌不止体现在股市,还有人情往来。
陈景同不仅毫无愧疚、“负荆请罪”之意,甚至还“落井下石”。
毕竟礼部没有尚书,侍郎就是主官,治丧等级一下子跌落到连朱紫官袍都够不上的祀部郎中。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