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王家而言,李君璠若是能在本地做一辈子功曹就是最好的了。
他们担忧的,从来不是李家的落魄,而是太富贵生出的不匹配。
李君玘为何会同意这一门貌似不般配的婚事呢?
一来是因为高门联姻听着光鲜亮丽,但两个弟弟接连遭退婚,可见高门在利益可能受损的前提下,跑得比谁都快。
二来则是家中本就不指望李君璠有大前程,王家家风清正,小儿女情浓意切,与其让他在外漂泊不定,不如就这样踏踏实实地过日子。
三便是李君玘心中的隐忧,杨胤如日中天,短时间内看不到翻身的希望。李君璠不知要在外地躲藏多久,有门靠谱的岳家照应,多少能是个依靠。
当然,兄弟俩私下里的说法就没那么客气了。
李君玘给弟弟指了两条明路,要么熬成大龄单身男青年,猴年马月回长安再议亲。要么在当地找一门妥当的人家就地成亲。
他对女方的要求就两条,家世清白,人品贵重。是男人就自己解决问题,别尽耽搁老子打猎。
李君玘并非只听信李君璠的“一面之词”,毕竟在几个哥哥的印象中,这个弟弟有点傻,难保不被人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