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孝义明心千痕立信

        十年后。

        当最后一户被父亲当年贪墨案牵连、流离失所的老者,颤巍巍地收下他送来的、象征最终了结的几两碎银,浑浊的老眼中滚下热泪,叹息道:“孩子……够了……你爹的债……你还清了……”

        就在那一刻,这座沉寂破败了数十年的沈家祠堂,仿佛被一股无形的生机唤醒!腐朽的梁柱之上,竟肉眼可见地抽出几簇嫩绿的新芽!在惨淡的月光下,那抹新绿微弱却无比坚韧,散发着一种被“不记仇怨、只守恩义”的纯孝之意滋养出的……蓬勃生机!

        “孝道,”叶昭凤望着书生沈默在月光下,依旧一丝不苟擦拭灵位的清瘦背影,心头豁然开朗,如同拨云见日,“从来不是对父辈过错的无条件盲从与包庇。而是在‘父有过’的清醒认知与‘父有恩’的深切感念之间,守住那份属于为人子女的本分——该偿的债,以血汗去偿;该敬的恩,以真心去敬!”

        她想起自己初登帝位,为拨乱反正,肃清吏治,曾不惜在朝堂之上,以雷霆手段纠正先帝晚年多项弊政,与守旧派据理力争,寸步不让。然而,每月初一十五,她必定亲至太庙,在先帝灵位前焚香祭拜,禀告朝政,未曾有一日懈怠。此刻,沈默的身影让她彻底明悟:“脱凡境的‘孝’,是明晰了‘纠错正谬是肩头责任,敬恩念本是心中天理’的并行不悖!”

        楚凡微微颔首,目光扫过祠堂梁柱上的新芽,沉声道:“诚如你我常言‘以史为鉴’。所‘鉴’者,正是前人之‘错’,引以为戒,方能避免重蹈覆辙;所‘敬’者,亦是先辈筚路蓝缕、披荆斩棘所打下的江山根基。鉴错是智,敬本是义,此二者,方为孝之大者。”

        **千痕之信关**

        万世池的混沌褪去暴烈,沉淀为一片被战火彻底犁平的废墟。焦黑的断壁残垣如同巨兽的骸骨,沉默地指向灰蒙蒙的天空,空气中弥漫着硝烟与尘埃混合的苦涩气味。断墙的阴影下,一个女子虚影蜷缩着跪在那里,身形单薄得仿佛一阵风就能吹散。她枯槁的手中,死死攥着半块玉佩——玉质温润,却带着被摩挲过无数次的痕迹,上面清晰地刻着一个“安”字。

        三年前,那个笑容爽朗的男人,一身崭新的兵服,粗糙的大手包裹着她的小手,将这半块玉佩塞进她掌心,声音带着少年人奔赴沙场的热血与承诺:“宁儿,等我回来!用这半块玉佩,换八抬大轿,风风光光娶你过门!”

        如今,战火早已平息。归乡的士兵带来噩耗:“嫂子……李大哥亲眼看见……他所在的先锋营……被蛮子的铁骑冲垮了……没……没回来……”邻里乡亲看着日渐憔悴的她,叹息着劝:“宁丫头,别傻了!三年了!骨头渣子都找不到了!趁着年轻,找个老实人嫁了吧,日子还得过啊!”

        女子——林宁,只是沉默地摇头。她不再哭泣,只是每天清晨,当第一缕微光刺破废墟的阴霾,她便如同一个固执的幽灵,准时出现在破败的城门口。她捡起一块尖锐的碎石,在唯一还算完整的半截土墙上,用力刻下一道深深的痕迹。一道,又一道……密密麻麻,纵横交错,如同刻在她心上的年轮。那已不是简单的等待,而是一种融入骨血的仪式,一种无声的呐喊。一千多道刻痕,无声地诉说着她一千多个日夜的守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