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想来,是咱老俩口想茬了,六郎是有读书的命,不然哪能回回考第一,你不服气都不行。
到这个份上,老头子,不是咱老俩口自个蒙自个就行的,读书不是光有银子能供出小三元的。”
顾老爷子不否认读书不光靠有银子,可大孙子不是觉得老靠他二叔供着连书本都舍不得买嘛。
连孝敬夫子的节礼也是不多的,学堂里的夫子能用心教孩子,哪比得上六郎现如今啥都不缺。
就是早前周秀才看重六郎,打量他还不知是老二搞的鬼,老二为了两个儿子可没少偷摸着找周秀才说好话。
有这样的老子,不光六郎受益,连二郎都被董大夫相中,他往常才不愁老二家的两个小子没有头路。
不像大郎,老大是读书人,不惯讨好外人,也就读书这条路了,况且算命的也说了大郎命带官印。
那个时候,他身为一家之主哪能不想法子供大郎读书,大郎就是当不了官,中个秀才也好拉拔下面弟弟。
这咋能怪他偏心眼呢?
大郎是这个家的长孙啊,再供六郎读书,八郎还小,可五郎是不是也要供?
家里能有多少家底,下面一溜儿的孙子挨个大了,不光吃穿,还要成亲,那个时候老二也有私心光惦记着小家了,他这个当家人能咋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