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如果要将城市面积扩张,就将不重要的建筑迁徙出去,在核心区域内留下最重要的建筑,然后把外围再修建起一圈城墙来,形成外城和内城的区别。
而一些玩家为了防备好中枢室,直接就用城墙把中枢室给围起来,并且参考了那些易守难攻的堡垒。
当然这些都是比较豪气的玩家,毕竟城墙具备不可移动性,是游戏中罕见的“一次性建筑”,玩家在现在的地方投入越多资源,将来想要迁徙的痛苦程度也就越大。
很快有人还从古书中学习经验,比如在城门入口后面安装一个口子,形成了非常恶心的瓮城。
这样敌人即便从城门那里攻破,也还得继续啃里面的城墙,再恶心点还会给你多设几道瓮城。
当然也不是什么兵书都能使用,比如为了应对近代火器而诞生的棱堡,在游戏中这个时代建设的意义就不是很大。
因为棱堡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几何学原理,来更好的防备城外火炮袭击,可《岁月史诗》中压根就没什么远程火力。
在这样的情况下反而是老朱的思路更好用,也即是不断加厚城墙的宽度,有多厚加多厚才能显著提升防御力。
游戏中还围绕着城墙存在一系列专属特化,比如用于给眷族进出的城门,可以观察到更远距离的瞭望塔,和目前唯一有远程攻击手段的箭塔。
总而言之当一个原初生命开始特化分化,中枢室、街道和城墙这3个建筑,就是首先需要布局设置的存在,决定了原初城市的大致布局与框架。
剩下的建筑当然同样不容忽视,但终究是依附于这个格局建立,用以提供更多独特的游戏体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