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表情,从最初的不屑,慢慢变得严肃。作为一个在工厂里摸爬滚打了一辈子的老工程师,他一眼就看出这份资料的价值。
这不是纸上谈兵的空想。
“改造水压机?”他指着屏幕上的一处设计,“这个加热模块的方案是谁想出来的?用电阻丝阵列替代导热油,想法很大胆,但功率控制是个大难题。厂里的电网根本撑不住这么大的瞬时功率波动。”
“所以我们需要独立的供电单元和电容补偿。”
“那精度呢?老水压机的液压阀有延迟,压力控制根本做不到图纸上要求的正负0.05兆帕。”
“用伺服电机替换液压阀。”
李卫国一个接一个地提出问题,每一个都直指要害,是实际生产中无法回避的难题。而杜宇泽的回答,快得就像是程序设定好的。
“小子,你这是在用一堆新零件,去改装一堆废铁。”李卫国靠回椅背,他被说服了,但情绪上无法接受,“就算,就算这些都解决了。成品率呢?这种土法上马的生产线,能有百分之十的成品率吗?你知道碳纤维原材料多少钱一公斤吗?这比烧钱还快。”
“第一次,我只要一对。能装上飞机,能飞就行。”杜宇泽的回答依旧冷静,“我们没有时间了。等上面拨款,立项,从国外采购设备,JY1就永远只能停在图纸上。”
办公室里陷入了沉默,只剩下窗外车间传来的阵阵轰鸣。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