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巨大的模具上,工人们戴着手套,小心翼翼地将预浸料按照图纸要求的角度,一层,一层,再一层地铺叠上去。他们要制作的是一个飞机的平尾,一个对强度和气动外形要求极为苛刻的部件。
“铺层角度零度,九十度,正负四十五度交错。注意搭接区域,绝对不能有空隙。”沈青云像个监工,来回巡视,不断发出指令。
一切准备就绪。承载着所有人希望的模具被缓缓送入热压罐。
“关门。”
沉重的罐门在液压装置的推动下闭合,发出“哐”的一声巨响,锁死。
“工艺参数按照我设定的曲线来。”沈青云走到控制台前,熟练地输入一连串数字,“升温速率每分钟两度,到一百二十度保温两小时,然后升压到六个大气压。这是最经典,最稳妥的固化工艺。”
控制台的屏幕亮起,温度和压力的曲线开始缓慢爬升。
这一次的等待,比拉丝时更加磨人。热压罐里悄无声息,不像碳化炉还能听个响动。所有人只能盯着屏幕上那两条枯燥的曲线,一等就是数个小时。
杜宇泽站在人群外。
【请求接入热压罐控制系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