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
过载数字跳到了“5”。
“机翼结构强度反馈正常!”
“液压系统正常!”
“飞控响应灵敏,没有延迟。”王振的声音里第一次带上了一丝兴奋,“它就像……就像我身体的一部分。比歼6灵活太多了!”
张厂长紧绷的身体略微放松了一些。他看向房间另一侧,一个戴着深度眼镜、文质彬彬的中年人面前。那是雷达系统负责人,沈青云。
“沈工,你的‘眼睛’呢?睁开了没有?”
沈青云没有立刻回答。他的屏幕上一片雪花,只有几条扫描线在固执地来回扫动。
“别急。”沈青云扶了扶眼镜,“交错PRF体制需要一个计算周期来过滤地面杂波。它在重新构建这个空域的电磁图像。”
“我不要听理论。”张厂长打断他,“我就问你,能不能看到我们安排好的那架歼6?”
“理论上,它现在就在JY1前方八十公里处,应该已经进入了我们的有效探测距离。”沈青云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