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就是命夏林全面接管镇海,镇守海疆抚恤难民。其次就是要彻底除尽海寇,断不允许再有海寇上岸扰民之事发生。最后就是重建镇海的职责现在也归了夏林。

        这里头并没有提到哪怕一个字关于定国公的事,但要是仔细分析的话,里头却充斥着对定国公的不满。

        如果非要做理解的话,那这篇圣旨就可以理解成这样“小林啊,镇海就归你了,里头的日常政务你都处理一下,重建镇海也要上心,至于你重建多久,十年、二十年、五十年,那我不管,反正你只管重建就是了。沿海的防务你也一并挑起大梁吧,我是真没办法处置定国公,他们武勋家族的势力盘根错节,我现在位置还不稳,但你怎么办我不管,只要别激起了武勋家族的公愤就行”。

        而这里头夏林怀疑还有高士廉的参与,那老小子机敏的很,这个超级敏感的时刻他肯定不会轻易去招惹任何一方,所以这才会默许上头放下这么大的权给自己。

        这个全权负责是什么概念呢,夏林在浮梁是一把手,而镇海如今就是浮梁的飞地了,他同时也在这里是一把手,别的地方他管不着没关系,但定国公现在也没资格去管辖定海了。

        无形之中夏林手中就多了一个靠海的县,虽然这里入目苍茫破败,甚至还不如当年的浮梁,但夏林也不是当年的夏林了,如今的小林子可是资源丰沛到用也用不完。

        还行,这也算满足了夏林喜欢种地的爱好,浮梁的发展达到了一个瓶颈期了,江南道恐怕很长时间也就这样了。

        然而这个消息却让夏林可谓是欣喜若狂了,原本他就打算是刘备借荆州,可现在看来这突然之间就名正言顺了。

        只是他们还没意识到镇海给了夏林,那么跟镇海隔海相望的海中洲,那可也就是夏林的了。

        这个海中洲也称甬东,也就是未来的舟山,这会儿其实还真的是个不毛之地,上头所住者寥寥且都跟野人无异,大概要一百年后那地方才会迎来第一个县令。

        现在倒是好了,直接给了夏林一个硕大的群岛,那地方可是东海明珠,诸多岛屿形成一个天然的避风港,如果可以好好开发,那可了不得了。

        “好好好,种地好,种地比宫斗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