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如此,王言趁着入冬之前的这么一段时间里,更加快的推进了盖房子的进度。事实上本来也不慢,烧砖的窑口开得到处都是,冒着的浓烟根本不停。
挖矿弄煤的、运输的、盖房的,各种的人手都排的很满。还有码头处,一船船的木头被运过来,堆积如山。
百姓现在不缺买栋梁木头的钱,已经卖了两茬生丝,再有先前借的粮食,百姓们都还是宽裕的。先前县衙垫付的买栋梁木头的银子都收了回来。
再加上先前抄通倭大户搞出来的浮财,以及按月收取的县内的铺子清洁费,眼下淳安县的财政可以说是达到了近十年的最好水平。这不是假的,因为王言就是主簿,淳安县的账房也没发生过火灾,所以他汇算了过往的账目。
而等到三年之后,过了免税期,开始对百姓的田地收税,那财政还会更好。
保证现在的税率,不再增加,淳安说一声大治,说一声政通人和是绝对没有毛病的。
不过考虑到王言跟海瑞,甚至是田友禄也都要离开淳安了,王言二人聚在一起合计一番,就开始突击花钱了。
扩建常平仓,由原本的储粮三万石,提升到五万石。同时又修建了几处学社,给县里的几个经过海瑞考验的读书种子发了补贴,希望他们能步步高。还有一部分的钱,则是关照本县孤寡老人、儿童,紧急建设了福利院,集中收养这些人。
给老人们安排工作,让孩子们都读书学手艺。同时王言亲自下乡踏查,给百姓们讲明白道理,并找了一批愿意听从他命令人,给他们派了保护百姓的活计。
当然他让人干活,从来都是让人吃饱饭的。嘉靖给他的银子,哪怕他吃吃喝喝也还剩下不少,他的养猪、鸡鸭鹅的大业还是要继续执行的。
还是花钱买这些肉苗,让这些给他办事儿的人养,等到长成了他在花钱收回来。核算了成本,少少赚一些足够持续运转也就是了。百姓们养着鸡鸭鹅之类的,还能吃吃蛋,还能自己育苗,能扩大产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