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才人怔怔,眼中既又恍悟,又仍不安。
卫湘颔首附和:“正是这个道理。眼下此案的症结在于伤了天子颜面,若惹得人人关注,陛下便只能杀一儆百。但若姐姐低调些,且让事情缓上一缓,待得旁人都忘得差不多了,咱们再去求情,那就好多了。就像凝姐姐说的,你兄长无非贪图
一时享乐,又未酿成大祸,杨家从前于朝廷也有过功,只消陛下肯念几分旧情,这事小惩大诫地也就过去了。”
杨才人抽噎道:“当真能如此么?若我们想错了,错失救爹娘的良机,我便是连后悔的余地也没有的......”
凝贵嫔长叹摇头:“便是我们真想错了,结果也不会比你现下四处乱求更差。你若信不过我,那就去求陛下好了,且看看陛下是会心疼你,还是会火上浇油。”
杨才人听她这样说,就不作声了。她总归还是明白自己并不能惹皇帝什么怜爱,若能,也不会一直不得宠。又因一直不得宠,她连能让皇帝念及的“旧日情分”也是没有的,思量再三,眼下也只得听凝贵嫔与卫湘的话了。
这厢送走了杨才人,凝贵嫔与卫湘又一番商议,凝贵嫔总归是个重情分的,又着实心疼杨才人,便与卫湘道:“这话咱们只私下说,你若觉得无妨便就试一试,若觉不妥就当我没提??你在御前当过差,若有说得上话的熟人,便央他行个方便
吧。咱也不求别的,只求能探一探陛下的心思,若能知晓陛下哪日对杨家消了些气,咱们也好及时为杨才人说两句话。这事虽说急不来,实则也并不能久拖,若等大理寺那边给定了罪,那就说什么都晚了。''
卫湘原也已打算去求容承渊帮这个忙,就点了头:“姐姐说的是,我自会去寻人帮忙,但愿杨姐姐别太心急,能安心等咱们的消息。”
凝贵嫔笑叹:“正是。”
杨家之事因而姑且按下不提。入了五月,大公主云安的封号定了下来,最终定了个“福”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