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坐在石桌旁,将绣绷固定在膝盖上,拿起银针,开始绣兰花的叶片。
“我想把今天听到的琴音绣进花里,”她一边穿针一边说,“用深绿绣叶片的脉络,像琴声的起伏,用浅绿绣叶片的边缘,像琴声的余韵,这样看到这朵兰花,就能想起《平沙落雁》的旋律。”
苏木坐在一旁,帮她整理丝线,将不同深浅的绿色丝线分类放在瓷碟里。
他看着徐佳莹专注的侧脸,阳光落在她的发梢,镀上一层金边,针与线在她指间灵活穿梭,兰花的轮廓渐渐清晰。
“等你绣完,咱们把它缝在缂丝琴囊上,”苏木忽然说,“沈师傅不是说要做缂丝琴囊吗?用他织的缂丝做囊身,你绣的兰花做装饰,再送给林师傅,这样苏绣、缂丝、古琴就真的连在一起了。”
徐佳莹眼睛一亮,指尖的动作都加快了几分:“这个主意好!到时候林师傅用着咱们做的琴囊,弹着他自己做的古琴,肯定特别有意义。”
姨婆坐在藤椅上,看着两人忙碌的身影,笑着拿起放在石桌上的老绣片。
这是一块民国时期的“琴棋书画”绣片,上面绣着一位女子坐在窗前抚琴,旁边放着棋盘和书籍。
“你们看,”姨婆将绣片递给徐佳莹,“以前的绣娘就喜欢把古琴绣在绣片上,现在你们把苏绣、缂丝和古琴结合,也是在延续老祖宗的智慧。”
徐佳莹接过绣片,仔细看着上面的古琴图案,绣娘用“盘金绣”绣出琴身的轮廓,用“散套针”绣出琴弦的细腻,技法精湛,栩栩如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