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饶命啊,只要你放过他们母子,我什么都招了,绝不会有半句虚言……。”
杨宏斌听了这话,暗暗松了一口气,其实谁都不知道,关于金陵水监司大案,周素卿到底知道多少内幕。
他也非常清楚,只要在大刑之下,周素卿多半也会招供,但是屈打成招,或受刑不过胡乱攀咬,这样的情况他见过太多了。
金陵水监司千户邹怀义伏法,如果他背后还有主使内幕,那此人必定位高权重,非同小可,金陵是大周陪都,牵连之下必定极广。
当初贾琮在金陵屡出奇谋,可是一旦邹怀义伏法,贾琮便及时抽身而退,正是基于这样的顾虑。
杨宏斌和贾琮在金陵曾经共历风险,心中也是深以为然。
如今大理寺卿亲自点名,让他主事周素卿之案,等于让他坐在一个危险的火药堆上。
一旦周素卿在重刑之下,所吐有不实不尽之处,触发金陵官场甚至江南六州一府动荡,他杨宏斌就要成为此事生祭之物,死无葬身之地。
杨宏斌精通刑讯,自然清楚大刑逼供,是刑讯中最简陋的办法。
重刑逼供可行,但是面对如此大案,却不是最稳妥的办法。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