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你中文 > 综合其他 > 科技之锤 >
        大四不到一年时间就发了六篇顶刊论文,这效率绝对能让任何一个做学术的人感觉不可思议。而且其中一篇论文让一代数学名宿饮恨医院,一篇论文另辟蹊径解决了世界难题,另外三篇论文,直接牵扯出一个能改变世界的算法,现在实验室出差,机票都比以前好订了,似乎都得感谢眼前这个年轻人。

        而现在他还能就材料学跟他扯出个一二三来,这是妖孽么?

        “呵呵,这个张师兄,不瞒你说,只是略懂,随便看过几篇文章,千万不敢说研究过。”宁为连忙答道。

        “哦,略懂啊。”

        张研成恍然的点了点头,然后解释道:“好吧,其实问题就在这里了。理论上来说,你说的没错,以往针对传统热电材料的研究许多都是通过降低导热率来提高zt值,但我们认为提高功率因数,更为重要。这也是我们这个项目创新的点这一了。我们将功率因数定义为pf=s^2σ,那么功率因数越大,在处理极大热源,比如太阳能或者工业废热的时候就能最大化输出功率密度。”

        “另外在主动冷却模式过程中,高导热率又能利用珀耳帖效应提高从热侧到环境的热流率,这在电子热管理应用中很有前景。在这种主动冷却模式下,热量可以通过珀耳帖效应从冷侧泵送到热侧,主动冷却中的最大热侧热流量与有效导热系数keff成正比,我们将之定义为keff=k+pf?t2h2Δt,其中th是热侧温度,Δt是两侧之间的温差,这么说你懂了吧?这表明主动冷却需要大k和大pf,而不是高zt!”

        “其实吧,现在对传统材料的研究已经快到天花板了。比如bi2te3跟它的合金,已经表现出了极高的性能。但是那玩意一来有毒啊,二来原材料也比较稀缺,三来要提升刚度非常难了;有机材料也是一个方向,不过我们也研究过有机材料,它们都很难提高其pf值,所以如果我们的项目能够成功,等到工业基础提升,保持微观特性的碳纳米管工业化量产技术出现之后,马上就能有极为广泛的应用。”

        好吧,极为详细的解说,宁为已经大概明白了这个项目的意义跟以及张师兄口中的材料理论模型。无非就是提高功率因数的同时,同时提高热导率,不单纯的追求高zt值的同时,还能让zt值达到一定优势,满足未来热电材料市场的需求。

        唯一没解释的大概就是到底问题在哪,好在没等宁为再追问,实验楼已经到了。

        气派的圆柱形实验楼就在新材料学院的教学楼旁边,宁为这才发现来到燕北大学之后,竟然还真没把学校内部好好逛过一圈,比如新材料学院他就从来没有来过。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