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决定选歌时其实就已经预料到了这样的结果,过于尖锐的自我表达常常会被人认为是个人情感的宣泄,尤其是像他这样十七八岁正青春美好的年纪,很容易被误会成无病呻吟。
再难听一点,非主流。
最后的解决方案是换成了班主任指定的大众流行音乐,事实证明这样通俗的歌曲的确能获得比较好的反响。
而那首被禁止上台的原创曲,陈京驰想给它一个表现的机会,打算在校考时尝试表演,但同样被艺考老师委婉地提出建议,最好还是不要冒这么大的风险,求稳地考上大学才是重中之重。
那首歌甚至一次都没有展示过,就被永远地封藏在陈京驰的记忆深处。
也许是大脑的防御机制,这首歌牵扯出的那些记忆实在不愿意回想第二遍,陈京驰没再执着,慢慢淡忘了它的存在。
直到今天。
“你那歌都给谁听过?”徐岳问。
陈京驰语气肯定:“除了你也只有班主任和艺考老师。”
这两位老师对这首歌都抱有异议,欣赏都谈不上,更不可能传播出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